歡迎大家一起吃喝玩樂
留言請記得滾到每篇文章最下面,痞客邦系統的留言板。如果留在下面 Facebook 的 Comment 中,我會因為沒收到任何通知而錯過喔!
北非諜影摩洛哥阿爾及利亞、
中東粉紅城約旦以色列、
世界奇景北越下龍灣、中越峴港古蹟
印度洋上的珍珠馬爾地夫、
日本東京自由行、日本東京輕井澤自由行、日本大阪大津自由行
戰鬥民族金色俄羅斯、
東澳凱恩斯布里斯本
、
中國桂林陽朔山水、
天堂原型模里西斯
=============
新竹早午餐下午茶懶人包、新竹美食綜合懶人包(2020新版)、新竹景點綜合懶人包、科學園區下午茶懶人包
=============
屏東小琉球綜合懶人包














=============
新竹早午餐下午茶懶人包、新竹美食綜合懶人包(2020新版)、新竹景點綜合懶人包、科學園區下午茶懶人包
=============
屏東小琉球綜合懶人包
目前分類:2003北海道記行 (11)
- Jan 08 Mon 2007 23:56
日本遊記總彙整
- Mar 31 Thu 2005 22:46
北ヘ~北海道紀行(六)小樽
期望愈高,失望也就愈深。
從札幌搭乘函館本線約30分鐘,車窗外突然出現蔚藍的海洋,徐徐的海風帶來的海潮味和在天空遨翔的海鷗,宣告我們已經到達了最羅曼蒂克的城市,小樽。自明治32年至昭和初期,小樽是北海道的第一大港,輸出北海道大量的農、漁產品,更被訂為北海道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為配合貿易的發展,開鑿了小樽運河以增加貨物吞吐量,倉庫也沿著運河一一建築起來;由於貿易的發展,鐵路交通也隨之開通,小樽也成為北海道的經濟中心,日本各銀行都在此開設分行,以小樽為總部的銀行和貿易公司也逐漸增加了起來,各種時代、各式風格的建築物林立,街景一片欣欣向榮;不過,日本戰後經濟衰退,銀行紛紛展開整併及撤退,再加上北海道的貿易據點漸漸移向室蘭和占小牧港,小樽漸漸地開始走向沒落,直到小樽運河修整成為觀光景點,才帶動起小樽蓬勃的觀光事業。

●明治23年建,舊小樽倉庫,現為小樽市博物館
從札幌搭乘函館本線約30分鐘,車窗外突然出現蔚藍的海洋,徐徐的海風帶來的海潮味和在天空遨翔的海鷗,宣告我們已經到達了最羅曼蒂克的城市,小樽。自明治32年至昭和初期,小樽是北海道的第一大港,輸出北海道大量的農、漁產品,更被訂為北海道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為配合貿易的發展,開鑿了小樽運河以增加貨物吞吐量,倉庫也沿著運河一一建築起來;由於貿易的發展,鐵路交通也隨之開通,小樽也成為北海道的經濟中心,日本各銀行都在此開設分行,以小樽為總部的銀行和貿易公司也逐漸增加了起來,各種時代、各式風格的建築物林立,街景一片欣欣向榮;不過,日本戰後經濟衰退,銀行紛紛展開整併及撤退,再加上北海道的貿易據點漸漸移向室蘭和占小牧港,小樽漸漸地開始走向沒落,直到小樽運河修整成為觀光景點,才帶動起小樽蓬勃的觀光事業。

●明治23年建,舊小樽倉庫,現為小樽市博物館
- Mar 30 Wed 2005 18:22
北ヘ~北海道紀行(番外篇)美食北海道
北海道不但有美景,更吸引人的便是美食了。由於北國的大地自然遼闊且不受污染,各式農作物及酪農產品早就成為高品質的代表,其中男爵馬鈴薯及夕張哈密瓜更是箇中翹楚。北海道的男爵馬鈴薯,口感特別綿密,一般都是以蒸的方式調理,灑些鹽及胡椒便可以享受到他新鮮自然的甜味與香氣,配上純正北海道鮮奶做成的奶油,更是相得益彰。夕張哈密瓜更是日本高級水果的代表,在東京,普通一顆網狀哈密瓜,其售價都在萬元日幣以上,據說一般的日本家庭,除了年節、或是探病等特殊日子當作禮物以外,根本捨不得吃這種「高貴」的水果;而在最大原產地北海道,大部分農產中心都提供切片的哈密瓜,以一片250日圓的價格銷售,如蜜一樣的甜味,滿溢而出的水分,入口即化的柔軟度,入喉後仍充斥口中的香味,除了說「歐伊細!」還能說什麼呢?可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哈密瓜或馬鈴薯,而是玉米;玉米也是北海道的名產,道地的味增拉麵上玉米可是不可或缺的配料呢;美瑛「拼布之路」、「景觀之路」路旁的休息站便可看到玉米的小販,在騎車稍事休息時,水煮玉米的香甜味道讓人忍不住買一支來填填肚子,原以為和台灣的水煮玉米也差不了多少,不過,那玉米的甜味和水分讓人幾乎以為是水果,每一粒玉米粒粒飽滿且柔軟,不會讓人覺得黏牙,讓我對玉米的印象完全改觀,我從來,也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玉米了。

●哈密瓜,二種倒是差不多
除了農產品,各式新鮮海鮮更是北海道的一大特色;來到北海道不吃海鮮,樂趣簡直減少了一半。北海道最有名的當然是「帝王蟹」,不過七、八月份最「當季」的就是馬糞海膽了;而各式生鮮貝類更是在台灣比較不容易吃得到的。要吃海鮮,小樽政壽司、旭川二幸壽司、富良野小春壽司、福壽司都是馳名的名店,其中我推薦東西新鮮好吃,價格又實惠的富良野「福壽司」,位在富良野站前不到五分鐘的小巷裡(站前便有地圖可參考),福壽司以份量聞名,號稱能吃完五人份特大號壽司者即免費,不過壽司大雖大,材料和捏製可不馬虎;而散壽司也是其中的招牌料理,以同等價位來說,散壽司的材料較握壽司更為豐富,各式新鮮材料平鋪在晶瑩的醋飯上,每一口都是海洋的美味,難怪日語的海鮮寫作「海之幸」了。不敢吃生的?雖然是可惜了一點,不過福壽司的天婦羅蓋飯,才不會讓你失望呢,熱騰騰白飯上堆著蔬菜天婦羅,再擺上二隻明蝦和一隻蟹腳,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福壽司的巨無霸壽司

●哈密瓜,二種倒是差不多
除了農產品,各式新鮮海鮮更是北海道的一大特色;來到北海道不吃海鮮,樂趣簡直減少了一半。北海道最有名的當然是「帝王蟹」,不過七、八月份最「當季」的就是馬糞海膽了;而各式生鮮貝類更是在台灣比較不容易吃得到的。要吃海鮮,小樽政壽司、旭川二幸壽司、富良野小春壽司、福壽司都是馳名的名店,其中我推薦東西新鮮好吃,價格又實惠的富良野「福壽司」,位在富良野站前不到五分鐘的小巷裡(站前便有地圖可參考),福壽司以份量聞名,號稱能吃完五人份特大號壽司者即免費,不過壽司大雖大,材料和捏製可不馬虎;而散壽司也是其中的招牌料理,以同等價位來說,散壽司的材料較握壽司更為豐富,各式新鮮材料平鋪在晶瑩的醋飯上,每一口都是海洋的美味,難怪日語的海鮮寫作「海之幸」了。不敢吃生的?雖然是可惜了一點,不過福壽司的天婦羅蓋飯,才不會讓你失望呢,熱騰騰白飯上堆著蔬菜天婦羅,再擺上二隻明蝦和一隻蟹腳,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福壽司的巨無霸壽司
- Mar 29 Tue 2005 22:01
北ヘ~北海道紀行(番外篇)LOVE BEER
啤酒,是日本市場上的寵兒,隨處可見的啤酒販賣機,和電視、報紙廣告的強力推銷,便可知道日本啤酒市場火熱的競爭程度,雖然日本法令仍然規定20歲以上才能合法飲酒,不過啤酒在日本與其說是酒類,我倒覺得像是一般飲料一樣普遍。夏天,冰涼涼的啤酒入喉,一股暢快的感受隨即驅散了惱人的暑氣,尤其在洗過熱呼呼的熱水澡後,馬上來一口冰冰涼涼的啤酒,啊~真是人生至福。
日本的啤酒廠,比較著名的還是在台灣也有銷售的「朝日」、「麒麟」、和「札幌」三家,其他的大概便是一些地方性的小酒商了。雖然市場上還是以三大啤酒廠的產品為主,不過產品的種類,可是五花八門,加上日本特有的「限定」文化,如札幌啤酒廠的富良野限定薰衣草啤酒、北海道限定發售的發泡酒「冷釀〈生〉」,或是其他「期間限定」的商品,真是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才好。札幌每到夏日的夜間,大通公園便幾乎都被啤酒商包了下來,成為「露天啤酒座」(Beer Garden),每當下班之後,上班族們男男女女呼朋引伴,一起到大通公園小酌一番,一舒連日來的暑氣;為了招攬人氣,各家啤酒商也使出渾身解數,除了建立起巨型的舞台和看板外,勁歌熱舞的表演和清涼養眼的啤酒辣妹更是人氣指標。除了啤酒之外,各式各樣的下酒小菜香味四溢,早就讓人食指大動,一大杯一大杯的啤酒在服務生宛如特技表演似地技巧下,一一送到客人的桌上,大通公園的夏夜,總是宛如嘉年華會般熱鬧。
「發泡酒」,是嗜飲啤酒的日本人為對抗經濟不景氣的絕招。由於日本的酒稅法規定,只有麥芽比率在66.7%以上,且不使用大米、玉米等材料以外的原料制成的才算啤酒,其他都是發泡酒。發泡酒稅又約比啤酒稅低30%左右。因此,1994年三得利公司率先製造麥芽比率低于67%,口味卻與啤酒相差無幾的發泡酒,售價調低1/4,成功開發出低價啤酒市場,給啤酒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後發泡酒銷量一路看漲,札幌啤酒和麒麟啤酒也相繼加入戰團,發泡酒成為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酒精飲料。
發泡酒較普通啤酒喝起來較無苦澀味,感覺更為清爽,正符合目前的飲食潮流;而為迎合目前日益受到重視的女性市場,減低熱量、添加健康概念的發泡酒大行其道,添加海藻抽取物發酵、或是使用海洋深層水的發泡酒產品愈來愈多,幾乎年年都有新產品;以下推薦幾款我自己覺得不錯的發泡酒,有機會到日本可以嘗試看看喔(之前台灣7-11也有限期少量引進)。
日本的啤酒廠,比較著名的還是在台灣也有銷售的「朝日」、「麒麟」、和「札幌」三家,其他的大概便是一些地方性的小酒商了。雖然市場上還是以三大啤酒廠的產品為主,不過產品的種類,可是五花八門,加上日本特有的「限定」文化,如札幌啤酒廠的富良野限定薰衣草啤酒、北海道限定發售的發泡酒「冷釀〈生〉」,或是其他「期間限定」的商品,真是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才好。札幌每到夏日的夜間,大通公園便幾乎都被啤酒商包了下來,成為「露天啤酒座」(Beer Garden),每當下班之後,上班族們男男女女呼朋引伴,一起到大通公園小酌一番,一舒連日來的暑氣;為了招攬人氣,各家啤酒商也使出渾身解數,除了建立起巨型的舞台和看板外,勁歌熱舞的表演和清涼養眼的啤酒辣妹更是人氣指標。除了啤酒之外,各式各樣的下酒小菜香味四溢,早就讓人食指大動,一大杯一大杯的啤酒在服務生宛如特技表演似地技巧下,一一送到客人的桌上,大通公園的夏夜,總是宛如嘉年華會般熱鬧。
「發泡酒」,是嗜飲啤酒的日本人為對抗經濟不景氣的絕招。由於日本的酒稅法規定,只有麥芽比率在66.7%以上,且不使用大米、玉米等材料以外的原料制成的才算啤酒,其他都是發泡酒。發泡酒稅又約比啤酒稅低30%左右。因此,1994年三得利公司率先製造麥芽比率低于67%,口味卻與啤酒相差無幾的發泡酒,售價調低1/4,成功開發出低價啤酒市場,給啤酒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後發泡酒銷量一路看漲,札幌啤酒和麒麟啤酒也相繼加入戰團,發泡酒成為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酒精飲料。
發泡酒較普通啤酒喝起來較無苦澀味,感覺更為清爽,正符合目前的飲食潮流;而為迎合目前日益受到重視的女性市場,減低熱量、添加健康概念的發泡酒大行其道,添加海藻抽取物發酵、或是使用海洋深層水的發泡酒產品愈來愈多,幾乎年年都有新產品;以下推薦幾款我自己覺得不錯的發泡酒,有機會到日本可以嘗試看看喔(之前台灣7-11也有限期少量引進)。
- Mar 26 Sat 2005 10:36
北ヘ~北海道紀行(五)札幌
- Mar 25 Fri 2005 23:05
北ヘ~北海道紀行(四)紫色的夢幻
1975年,當那一片紫抹上了日本國鐵(JR)的車廂後,富良野的紫色夢幻,於焉誕生。
剛抵日的時候,日本海關例行性的問我準備要去哪裡。
『富良野』我說。
「哦?要去富良野做什麼啊?」他語帶驚訝。
『看薰衣草啊』我這樣回答。
剛抵日的時候,日本海關例行性的問我準備要去哪裡。
『富良野』我說。
「哦?要去富良野做什麼啊?」他語帶驚訝。
『看薰衣草啊』我這樣回答。
- Mar 23 Wed 2005 19:25
北ヘ~北海道紀行(三)景觀之路
「景觀之路」,則是美瑛地區另一條景觀道路,和「拼布之路」相同,自行車仍然是遊覽景觀之路的第一選擇。如果說「拼布之路」的要角是樹木,那麼景觀之路的主角便是原野了吧。由於景觀之路會經過美馬牛小學校,因此,若是住在美馬牛青年旅館的話,便不需要再從美瑛出發,直接在青年旅館附近的「美馬牛GUIDE的山小屋」,即可租借到自行車。
●景觀之路地圖
從青年旅館出發,不用十分鐘即可到達美馬牛小學校,尖尖高高的鐘塔、白色的建築、紅色的屋瓦是美馬牛小學校的特色,配合著北海道蔚藍的天空和青翠的大地,調和成一幅和諧的圖畫。也因此,這裡不但成為著名的攝影景點,也獲選為「北海道‧夏‧冬50選」的美麗景致之一。
●美馬牛小學校
「四季彩之丘」,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在小小的山丘上,從春天到秋天,灑滿了一地的色彩,嬌豔的紅、柔嫩的黃的、舒爽的白、浪漫的紫,各種顏色交織成一片五顏六色,宛如平鋪在小丘上,華麗的波斯地毯,讓人眼花撩亂又捨不得移開視線。遠眺平原的盡頭,大雪山連峰拔地而起,彷彿守護著這片北國大地似的,靜靜地堅守他的崗位。花的嬌美、山的雄壯,真不知眼光該朝向哪裡去才好,突然間,一聲嘹亮的啼聲,二隻烏鴉,像是在誇耀這裡的美麗似的,志得意滿地在附近的樹梢間盤旋,我想,這裡的景致,或許果真值得好好誇耀一番吧。
●四季彩之丘的花田

●景觀之路地圖
從青年旅館出發,不用十分鐘即可到達美馬牛小學校,尖尖高高的鐘塔、白色的建築、紅色的屋瓦是美馬牛小學校的特色,配合著北海道蔚藍的天空和青翠的大地,調和成一幅和諧的圖畫。也因此,這裡不但成為著名的攝影景點,也獲選為「北海道‧夏‧冬50選」的美麗景致之一。

●美馬牛小學校
「四季彩之丘」,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在小小的山丘上,從春天到秋天,灑滿了一地的色彩,嬌豔的紅、柔嫩的黃的、舒爽的白、浪漫的紫,各種顏色交織成一片五顏六色,宛如平鋪在小丘上,華麗的波斯地毯,讓人眼花撩亂又捨不得移開視線。遠眺平原的盡頭,大雪山連峰拔地而起,彷彿守護著這片北國大地似的,靜靜地堅守他的崗位。花的嬌美、山的雄壯,真不知眼光該朝向哪裡去才好,突然間,一聲嘹亮的啼聲,二隻烏鴉,像是在誇耀這裡的美麗似的,志得意滿地在附近的樹梢間盤旋,我想,這裡的景致,或許果真值得好好誇耀一番吧。

●四季彩之丘的花田
- Mar 21 Mon 2005 22:11
北ヘ~北海道紀行(二)拼布之路
- Mar 21 Mon 2005 22:10
北ヘ~北海道紀行(番外篇)YH
『青年旅館』(YOUTH HOSTELS),成立於1909年,是世界上規模數一數二的非官方、非營利的民間組織,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家的青年旅館,全球會員已超過400萬人。青年旅館是清潔又經濟的旅宿,尤其在日本,青年旅館的價格十分的低廉,有些更位於旅遊景點附近,交通大多非常方便,雖然大部分都是通舖,不過也有些日本青年旅館有少數的「個室」,提供給小家庭或不習慣通舖的旅人。不過青年旅館除了提供住宿服務外,最重要的便是為了在無國界的空間裡,促進各國文化的交流,增長見識與見聞,所以大多還是以通舖為主。另外,由於青年旅館多是服務外國觀光客,所以對於不諳日語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大救星!而位在台北火車站前的台北青年旅館還可以能替你代訂世界各地的青年旅館呢,夠方便吧!
京都的東山青年旅館位在觀光精華區的東山區,交通十分的方便,附近鄰近地下鐵東山三條站,離附近的觀光景點如圓山公園、青蓮院、知恩院等,都只要散步就能到達,只不過住宿需附上早晚餐,早餐是沒什麼大問題,晚餐的話,說不回來吃,總覺得浪費,說要趕回來吃嘛,一方面行程上不容易連貫,另一方面既然都來到日本,不吃吃當地的好料總是說不過去,青年旅館的餐點雖然不難吃,但是總是缺少了那麼一點特色。
橫濱的青年旅館則位於「櫻木町」站附近,鄰近重要的觀光點MM21和山下公園;老舊厚重的房門和昏暗的走廊,總讓人聯想起監獄(也沒那麼糟啦);不過,當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人,為了參加「橫濱開港花火大會」(每年7月20日),塞爆了櫻木町站的時候,一定會慶幸自己就住在這附近吧。
東京國際青年旅館則是在東京都中心的「飯田橋」站樓上,交通更是方便,由於位在大樓裡面,整體感覺上倒不像是青年旅館,反而像是間飯店,視野相當的漂亮,而且也備有少量獨立的房間,可以不用和其他不認識的人一起住。唯一的缺點是由於附近都是辦公大樓,所以附近並沒有可以逛可以玩的地方,每超過下班時間,當附近上班族鳥獸散之後,冷清的程度會讓你不覺得置身在東京街頭呢。
京都的東山青年旅館位在觀光精華區的東山區,交通十分的方便,附近鄰近地下鐵東山三條站,離附近的觀光景點如圓山公園、青蓮院、知恩院等,都只要散步就能到達,只不過住宿需附上早晚餐,早餐是沒什麼大問題,晚餐的話,說不回來吃,總覺得浪費,說要趕回來吃嘛,一方面行程上不容易連貫,另一方面既然都來到日本,不吃吃當地的好料總是說不過去,青年旅館的餐點雖然不難吃,但是總是缺少了那麼一點特色。
橫濱的青年旅館則位於「櫻木町」站附近,鄰近重要的觀光點MM21和山下公園;老舊厚重的房門和昏暗的走廊,總讓人聯想起監獄(也沒那麼糟啦);不過,當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人,為了參加「橫濱開港花火大會」(每年7月20日),塞爆了櫻木町站的時候,一定會慶幸自己就住在這附近吧。
東京國際青年旅館則是在東京都中心的「飯田橋」站樓上,交通更是方便,由於位在大樓裡面,整體感覺上倒不像是青年旅館,反而像是間飯店,視野相當的漂亮,而且也備有少量獨立的房間,可以不用和其他不認識的人一起住。唯一的缺點是由於附近都是辦公大樓,所以附近並沒有可以逛可以玩的地方,每超過下班時間,當附近上班族鳥獸散之後,冷清的程度會讓你不覺得置身在東京街頭呢。
- Mar 21 Mon 2005 22:08
北ヘ~北海道紀行(一)初訪
『好冷!』車門一開,一陣寒意直撲上來。
雖然時序已進入七月底,不過北海道的傍晚卻依然涼爽,甚至感覺有一點點冷,看著旭川車站前的電子溫度顯示,居然顯示著17℃!我開始後悔沒多帶一件外套來了。
旭川,北海道中部的第二大城,北海道交通的中心。我一早從炎熱喧囂的台灣,直飛北海道千歲機場,從機場搭乘列車到達札幌,又匆匆忙忙地轉了前往旭川的巴士,到了這裡,已經下午五點多了。北海道的白天雖然也有28、9度,不過天色一暗,氣溫便迅速的下降,我一邊掏出一件薄薄的長袖襯衫披上,一邊環視著車站附近的環境,沒有什麼特色的車站建築,車站正前方直直的一條「平和買物公園」,則是百貨、商店和餐廳聚集的徒步商業區,不過,理應是「下班尖峰時間」,最為繁忙的車站卻依然只是熙熙攘攘的幾個人。
『畢竟北海道算是日本的鄉下地方啊!』一邊這樣想著,肚子卻已經不爭氣地叫著了。
雖然時序已進入七月底,不過北海道的傍晚卻依然涼爽,甚至感覺有一點點冷,看著旭川車站前的電子溫度顯示,居然顯示著17℃!我開始後悔沒多帶一件外套來了。
旭川,北海道中部的第二大城,北海道交通的中心。我一早從炎熱喧囂的台灣,直飛北海道千歲機場,從機場搭乘列車到達札幌,又匆匆忙忙地轉了前往旭川的巴士,到了這裡,已經下午五點多了。北海道的白天雖然也有28、9度,不過天色一暗,氣溫便迅速的下降,我一邊掏出一件薄薄的長袖襯衫披上,一邊環視著車站附近的環境,沒有什麼特色的車站建築,車站正前方直直的一條「平和買物公園」,則是百貨、商店和餐廳聚集的徒步商業區,不過,理應是「下班尖峰時間」,最為繁忙的車站卻依然只是熙熙攘攘的幾個人。
『畢竟北海道算是日本的鄉下地方啊!』一邊這樣想著,肚子卻已經不爭氣地叫著了。
- Mar 21 Mon 2005 22:07
北ヘ~北海道紀行--序
2003年,夏,我在北海道。
雖然已經是二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北海道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絮、青翠的大地和那一抹令人驚豔的紫,早已深深印入我的腦海,魂牽夢縈。
當初只是在空閒時信手記錄下的筆記,也已經有一部份找不到了。接下來的文章,不,就當作塗鴉吧;雖然是以當時北海道的遊記心得為主,卻還是穿插了一些其他地方,看似不相關的資訊和心得,就當作是這幾年來日本自助旅行的感想記錄吧。
走吧!北ヘ!
雖然已經是二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北海道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絮、青翠的大地和那一抹令人驚豔的紫,早已深深印入我的腦海,魂牽夢縈。
當初只是在空閒時信手記錄下的筆記,也已經有一部份找不到了。接下來的文章,不,就當作塗鴉吧;雖然是以當時北海道的遊記心得為主,卻還是穿插了一些其他地方,看似不相關的資訊和心得,就當作是這幾年來日本自助旅行的感想記錄吧。
走吧!北ヘ!